“上海德比”两球员恶意犯规 将引出两张足协重磅罚单 柏佳骏长文道歉依然难逃足协杀威棒
如果不出意外,2019赛季中超联赛首张罚单将由上海申花球员柏佳骏和孙世林领得。
在中国足协赛前反复重申“赛风赛纪管理重要性及严打违纪”后,柏佳骏和孙世林在首轮“上海德比”中实施暴力行为的举动无异于“撞枪口”。柏佳骏将面临“起价”不低于“停赛5场、罚款5万元”的追罚,甚至可能遭遇更严重追罚。
申花俱乐部虽然拒绝“护犊子”率先对两球员作出内部重罚,但这样一支常年活跃在国内顶级职业联赛的老牌球队为何被外界扣上“红牌专业户”的帽子?俱乐部恐怕需要深刻反思一番。
长文道歉依然难逃足协“杀威棒”
前天,也就是新赛季中超首轮“上海德比”结束后第2天,申花俱乐部相继对柏佳骏、孙世林开出了重磅罚单,两人因在当场比赛中分别肘击、击打上港外援奥斯卡而双双被俱乐部处以“罚款30万元、下放到预备队”的重罚。很显然,两人的违纪在申花俱乐部看来已经在足坛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俱乐部必须作出积极的表态。
昨天下午,柏佳骏通过微博发布由其本人手写的长文道歉书。但这样的表态并不能帮助他逃脱接下来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的重罚。数据显示,柏佳骏已经先后4次在与上港队的比赛中领得红牌,是“上海德比”战中领红数量最多的一人。在业内人士看来,柏佳骏是联赛违纪的“惯犯”,不可能被俱乐部和足协从轻发落。
说“柏佳骏面临被中国足协维护赛风赛纪‘杀威棒’重砸”丝毫不为过。就在“上海德比”进行前一周,中国足协在苏州举行的2019赛季中超、中甲动员会上特别重申,赛风赛纪的管理是2019年联赛重点工作,纪律委员会将重点对球场中故意、恶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指责辱骂攻击围堵裁判员的行为、在替补席上不按规定履职的官员、不尊重联赛相关仪式以及歧视行为进行从重或加重处罚。
新赛季纪律准则针对性调整
中国足协结合国际足联、亚足联相关规定及中国职业足坛的实际情况,于本赛季中超开幕前又一次修订了《中国足协纪律准则》。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对照“新版罚则”与“2018版罚则”发现。今年协会在罚则中新增了部分内容,也对既有规则的细则作出了调整。如去年规定显示,实施暴力行为者至少停赛4场、罚款2.8万元。而一旦相关行为构成对他人伤害则至少停赛6场、罚款4.2万元。但今年规定第53条第三款规定,“实施暴力行为(肘击、拳击、踢打等)的,给予至少停赛或者禁止进入替补席3场,并处罚款至少3万元”,对于构成伤害对方的行为,却没有具体处罚底限。可以看出,足协纪律委员会今年将对应单场停赛的罚款数额由去年的7000元增至1万元,加大了违纪的“经济成本”。但暴力违纪的停赛处罚底限有所降低,其中的原因是中国足协在维护赛风赛纪同时,尽可能维护球员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不过,也恰恰因为新规仅界定了“暴力行为”应对的基本处罚下限,中国足协有理由根据违纪者的违纪情节和性质对其行为作出具体“量刑”,甚至是重罚。“新版罚则”第48条第一款对符合“从重处罚”的条件作出明确。如“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于比赛停止时或无球状态下;侵犯部位系头部、面部、裆部等;情节严重,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从实际情况看,柏佳骏那一击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即便按照“最低限”,柏佳骏也将面临至少停赛5场、罚款5万元的追罚。
申花近年频繁出现“违纪球员”
细数近年来中超联赛的违纪典型案例,不难发现,除柏佳骏、孙世林外,秦升、李建滨、李运秋在代表申花队比赛期间也都曾因不理智举动领红、受到责罚。尽管申花俱乐部在此次柏佳骏、孙世林行为的处理上展示出了积极姿态,但俱乐部依然需要好好深思一番,如何从根儿上遏制类似行为再度发生,从而避免本队在比赛竞争中蒙受巨大损失。
文/本报记者 肖赧 统筹/杜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