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春2月21日电 (记者 郭佳)“疫情缓解后,松子出口量迅速增加,目前来自欧美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梅河口冠林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明亮21日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松子出口生意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规模。
该公司所在的吉林省梅河口市是世界最大的树生果仁加工集散地,每年销往世界各地的松子产品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60%。2022年,当地松子进出口总额为15.8亿元人民币,较疫情前的正常年份减少约四分之三。
该公司是梅河口市规模最大的松子加工企业之一。他说,当地松子产业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疫情发生后受到严重冲击,公司业务量一度缩水一半还多。好在随着疫情缓解,业务量得以快速恢复。
潘明亮介绍,今年1月,该公司向欧美市场出口松子仁总额超过100万美元,接下来的几个月订单额逐月增加,现已安排两座工厂全力生产加工。
20世纪70年代末,梅河口市土产站获得国际市场对松子仁的需求信息,便组织人员到附近的野生红松林打塔收子,结果收获颇丰。后来,当地人就像蜜蜂采蜜一样满世界追寻松子的气息,松子果仁产业逐渐壮大。
梅河口市松籽协会副秘书长崔琳介绍,最原始的松子加工方式就是用锤子砸,最勤劳的那部分人慢慢地致富了,他们便开始创办加工企业,所以大家都说这是“小铁锤敲出来的大产业”。
目前,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企业有300多家,全市每年松子加工能力最高可达15万吨(带壳)。崔琳介绍,现在果仁成品年加工量为5万吨,占中国产量的70%左右,主要出口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以及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松子被人为取走,不仅影响森林的自我更新,也会减少野生动物的食物,中国松子产业发展必须要算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笔账。近些年,中国积极实施人工造林及可持续开发计划,以实现保护与利用两不误。
潘明亮表示,企业也认识到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不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正在寻求通过精深加工和丰富果仁品类等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完)